文化育人

我们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并着力创造企业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完成由“校园人”向“企业人”的顺利过渡。同时注重感恩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相结合,通过感恩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明事懂理的处事风格;通过体验式的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主动沟通能力。让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就能强化知识运用能力、认可企业文化、了解企业业务,顺利完成由“学生”向“员工”的转变。这不仅大大节约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也提前解决了就业问题,提高了就业匹配度。开展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三方面:

  • 校园打造“准员工”模式

1、为学生搭建勤工助学平台
     通过体验式的教育模式,借助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吃苦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从事社会体验、勤工助学岗位、“大一实践月”等形式,自身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作为企业员工的意识。通过与河北省人才网、北人集团、肯德基、必胜客、银河人才网、新城网等企业开展校园文化交流,2年间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勤工助学岗位)在学生培养过成中我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既然学生是为了工作而学习,那么我们就应创造工作的氛围与环境来培养他们。体验社会,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

  • 社会体验:(周末社会兼职工作)2010级同学从事周末兼职人数达到156人,占学生总数的75%;(2011年统计数据)

  • 勤工助学岗位:目前从事学校勤工助学岗位人员达到45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

  • “大一实践月”:2011年参与实践月人数203人,占总人数的98.54%,涉及工作单位146家。

2、引入社会优质资源丰富学生企业认知能力
     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小社会,大学生是一群有思想的群体,为了能够给他们不断提供正确的信息资源与了解社会的机会,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通过积极引入社会优质资源为学生搭建与社会交流和拓展视野的平台。

  • 企业大课堂:邀请行业知名专家来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互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 定期的文化参观之旅活动:诣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增进与社会的了解,开展的活动包括:参观石家庄市规划馆、西柏坡爱国主义学习、博物馆、白求恩纪念馆、燕赵讲坛、河北省信息技术中心等一系列文化之旅活动)

3、暑期职业化训练
     在大一暑期,我们在每年的暑期针对全体同学开展为期7天的职业化训练营(形式包括徒步拉练、拓展训练、心理疏导、职场训练)和为期1个月的社会顶岗实习。

  • 徒步拉练:参加人员为全体大一新生及软件学院所有教职工,徒步拉练距离10—15公里;

  • 心理疏导:邀请心理专家开展心理疏导活动;

  • 拓展训练:集中开展全系新生1天拓展训练活动;

  • 职场训练: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企业岗位认知培训;

  • 社会调研:分组进行岗位调研,了解行业目前状况,确定实践月岗位;

4、拓展训练活动
     在教育培养方面,我们从05年将拓展训练项目引入到日常管理过程中,为每名同学每学年组织2次拓展活动,6年来软件学院共组织了4000余人次的拓展活动,通过此项活动增强了同学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提升了吃苦的品质。
     软件学院从07年实施职业化提升方案至今,此模式共培养学生800余人,通过对近几年毕业生与用人企业回访,反馈结果是: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强、适应能力快、责任心较强。
     5、企业订单培养与“因才施教”
     我们通过与企业签订订单班的形式,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并借助企业在行业内的资源与优势,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专项岗位技能与企业文化培养,确保了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同时我们在教育管理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因才施教”,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从业意向,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分流,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的学生在近几年的就业对口率保持在75%以上,同时学生在就业岗位流失率维持4%以内。(毕业1年内)

  • 贯穿始终的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

1、制定实施分阶段教育培养方案
     我们从学生入学后分别为学生定制了不同阶段的职业化培养方案,诣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第一学年的“千分制”管理,主要帮助学生规范行为习惯、培养学习兴趣;第二学年的企业化管理,主要是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第三学年的职场特训,进入真实企业培训环境,接受企业选拔,增强工作准入能力。
     “千分制”管理措施:通过每日双点名制度(教师课前点名、辅导员课间巡班点名),规范学生考勤管理,确保出勤率;班级管理采取双班会制度(辅导员每周组织一次班委座谈会,班级每2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及时了解班级状况,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每日行为习惯检查(辅导员每日巡班2次,对不文明行为现象及时纠正与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好人好事,并及时表彰,树立榜样。
     企业化管理措施:创造企业化环境对学生进行培养,召开企业化专场培训(包括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实行指纹打卡考勤制度,周一至周四着工装,个人工位管理,佩戴企业化工牌,严格的企业请销假制度,通过第三方人员的监督检查,每月公示学生模拟工资,每年年终评选优秀员工,对其进行物质奖励。
      职场特训:在第六学期我们与银河人才网合作,组织学生参加企业职场特训营,通过为期2周的企业化培训,强化学生职场适应性,并邀请用人单位参加特训营结业汇报,由企业现场选拔人员到岗位顶岗实习,做到了学生与企业的有效对接。
     2、 开展职业化训练提升学生社会准入能力
     我们与安博教育共同开发了职业素质“CCEP”课程体系,贯穿整个学期的职业化课程讲授与训练,分别从时间管理、自我效能、情绪管理、创新能力、有效沟通、自信演讲、职业礼仪、会议管理、团队协作、项目管理10个模块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能力提升,同时借助在线学习、职业评测手段,搭建了学生线上线下同步学习与测评的平台。
     2012年在学生职业化培养方面我们实施了21天职业能力固化训练部分,通过21天的训练与指导,进一步提升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的能力。
    3、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培养
     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干部对外交流与培训,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在学习、生活中努力培养学生干部树立榜样作用。
     学生干部队伍管理方面,规范了学生干部队伍的岗位标准,做到了做事有依据,时时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并且为学生干部提供了企业化的办公场所,方便学生日常活动工作的开展。

  • 成长过程提供36524式服务

1、实施成长过程的关怀服务
     教育管理人员的配备方面:我们辅导员的带班人数在150左右,同时每学期要与自己所带学生至少沟通一次,每学期为学生家长寄去学生成长书信,确保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实时关注,确保家长对学生状况的及时了解;7年来软件学院培养的1913名同学流失人数仅为4人。
     在生活方面:每年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企业资助,自08年以来,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5万余元,帮助26名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为22名经济困难同学捐赠过冬棉衣;
     文化建设方面:班级课间手语操表演、课间文艺广播、文化墙信息展览、早自习学生阅读分享、心理专家对学生心理健康疏导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毕业生的就业关怀:北京是软件学院毕业生比较集中的城市,为了能够给毕业生提供就业后续服务,2008年我们在北京建立就业关怀服务站,每年组织不同年级的同学召开一次交流会,并创建了软件学院北京就业QQ群,为学生搭建了相互沟通的平台,目前在北京就业学生已达到近500人。通过这种形式也加深我们与毕业生之间的感情。
     2、志愿者公益服务活动
     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我们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增强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同时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提升自身修养与品质。借助企业的一些资源,我们有机会组织学生更多的参与一些社会交流的志愿者服务项目包括:2010年河北省国际信息产业周志愿者活动、2011年安博微软之星设计大赛志愿服务工作、2011年“e+1”技术下乡支教活动、2011年石家庄IT行业职业规划论坛、河北省大学生残疾人运动会志愿者、2012年“手拉手共建幸福村”、2012年孤儿院爱心捐助活动、开展技术服务进社区志愿者活动等。
     3、通过宿舍“第二课堂”,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软件学院自新生入学开始,从宿舍入手注重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规范宿舍物品摆放标准,注重文化、温馨氛围的培养,创造宿舍的“家”文化。采取的措施包括:坚持每周一检查,问题“及时贴”,每月一次公寓管理团队例会,每学期一次公寓文化建设,优秀有表彰等措施,帮助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公寓生活环境,更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教学区域我们开展了辅导员早巡班、引早制度,减少了学生迟到现象,同时也减少了食物进教学区域的现象。